欢迎您,进入江宁区粮食幼儿园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旧站栏目>>科研之窗>>园本特色>> 文章

课程游戏化区级答辩现场

发布时间:2017/3/30 16:25:09 作者:周祥花 浏览量:1629次

在生活中体验,在游戏中成长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与研究

江宁区粮食幼儿园

一、课程游戏化建设中的认识和思考

我们的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灵魂,要提升幼儿园课程领导力,首先离不开园长对课程的规划思考和思想力。

园长的管理智慧与课程领导的思想力从哪里来?

——从实践探究中收获,从实践反思中提升。

存在的问题:

1.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对“快乐学、有效学”是怎样的认识?

2.在游戏课程实施中,教师感到最难的困惑和棘手的是什么?

3.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拐杖,“主题学习游戏化”实施还缺什么?

4.如何通过研究架构幼儿园“游戏与学习融合”的有效途径?

我们的思考:

•对园所发展的理性思考

——幼儿园现有资源、基础、条件与问题是什么?

•对课程游戏化建设的思考

——如何在践行“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理念中实施课程游戏化?

•对教师队伍提升的思考

——采用何种途径、方法帮助教师提升参与研究的积极性?

——如何在行动研究中形成团队价值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项目建设的背景

江宁区粮食幼儿园创办于1991年7月,目前全园占地面积4650㎡,园舍建筑面积2797㎡,户外场地面积1852㎡,绿化面积1264㎡。99年被评为优质园,2003年11月被评为南京市市级示范园,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首批优质园,2014年被评为南京市首批民办惠民幼儿园。现有9个班332名幼儿,教职员工39人,其中专用教师18人,教师专业达标率100%,学前本科达78%,区级骨干教师占39%。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园先后被评为省平安校园、市卫生保健先进单位、市模范职工之家、市无烟幼儿园、市有功单位、市内保先进集体、市民办惠民幼儿园、区巾帼文明标兵岗、区三八红旗集体、区教科研先进单位、区优秀家长学校、区民办先进学校、区教科研基地等等。

多年来,我们一直把保教质量作为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来抓,健全科研机构,强化科研队伍建设,有针对性的开展课题研究。通过七个数学课题的研究,我园已形成了数学特色课程,为教师的教学和幼儿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016年,我园将借“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这一契机,在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进行游戏化的探索与研究,并突出数学课程的游戏化,更好地彰显我园特色。

三、项目建设内容

我园将从教师观念、环境打造、课程优化与游戏区域的调整、活动组织及生活各环节、周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多个方面入手,开展课程游戏化的研究,形成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形式,全面涵盖幼儿发展领域的幼儿园教育课程体系。

四、项目建设主要思路

1.开展教师培训,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

(1)我们组织教师参加省培、市培、区培等,开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师专业标准》、《课程游戏化》等方面的专题培训。

(2)组织教师赴浙江、北京、上海、南京等幼儿园学习先进经验,同时向2015年度参加课程游戏化项目研究中做的好的区内姐妹幼儿园学习。

(3)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组织全体教师每月开展主题研讨活动,每个教师可以谈谈自己在数学课程游戏化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以及遇到的问题,同时还可借鉴其他教师好的经验,让教师之间形成一种共同学习、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良好氛围,促使教师在业余时间自觉探讨、交流合作,从而使教师共同发展和进步。

(4)专家指导,提升经验。邀请市、区专家来园现场进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同时还要邀请一些幼儿园游戏研究的专家帮我们理清思路,提升课程游戏化实施水平。

2.创设以儿童为中心的游戏环境。

健康优美的园所环境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孩子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更有利于孩子素质的提高。通过绿化、美化、儿童化、游戏化,让幼儿园的每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在无声地说话。让孩子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感受到游戏的快乐,使幼儿园真正成为孩了们温暖的家园、幸福的乐园。目前我园配备了2台投影仪、2台一体机、10台电脑、5台打印机、10台电视机、8台照相机;重新打造了科发室、美工室、幼儿户外美术操作区等,每学期为班级区域游戏配备充足的材料,为课程游戏化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2016年暑期,我园还将进一步在户外环境上进行规划,精心打造沙水区和种植园地,让幼儿有更大的空间去自主学习。另外,我园还将根据课程游戏化的需要,师幼共同创设游戏化环境,让幼儿在浓厚的游戏情境中去感受、去探索、去发现。幼儿园环境创设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手工劳动,我们应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创设幼儿所喜爱的并与之产生互动的游戏环境,使它对幼儿在认知、情感等方面产生隐性的影响,像海绵吸水那样融入幼儿成长的过程中。

3.课程优化与游戏区域的调整。

课程的优化: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儿童,最大限度地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衡量幼儿园教学过程是否达到优化,我们主要是从解决教育、教学任务的质量和提高活动效率两方面考察:质量标准通过教学活动促使每位儿童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包括个性和能力等方面;效率标准不以牺牲或剥夺儿童的游戏时间、体育活动时间为代价和通过增加单位时间量来提高教学效果。概言之,幼儿园教学过程优化的两个基本标准,前者反映了对教学质量的监督,后者反映了对教学效率的监督。

游戏区域的调整:我园在创建数量充足、种类多样、材料丰富、与幼儿发展相适宜的游戏区域的同时,对班级区域进行合理划分、调整,充分挖掘各个活动区的教育因素。

①区域活动游戏化内容的设置与安排。尝试将区域活动内容以游戏的形态呈现来引发区域活动内容的多元性,其内容的设置与安排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将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密切地融合在一起,起到互为补充的作用。

②区域活动游戏化材料的投放与使用。协助幼儿共同收集多层次、多递进性的多元操作材料,尝试让幼儿自己决定材料的操作、玩法、推进。在投放材料时,注意低结构,聚焦点小,目标明确。

③区域活动游戏化中的教师观察与指导。探索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如何关注孩子的兴趣点,支持孩子的游戏活动,关注孩子与材料之间的互动程度,从而准确地判断介入指导的时机,有效支持幼儿游戏化的学习。

4.弹性、合理组织幼儿一日活动。

对幼儿而言,生活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重要的学习途径。在弹性组织各项活动中,强调游戏精神在课程中的体现。

①关注幼儿的主体地位,尊重幼儿的选择权和决定权;

②关注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强调儿童与环境和材料的互动;

③关注活动的过程,将目标隐含在过程之中。

把以上精神渗透于各项活动之中,既是课程游戏化的设计思想,又是重要的组织策略。幼儿的一日生活、与幼儿有关的社会生活及幼儿的游戏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我们要善于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利用幼儿身边的人和事,利用幼儿熟悉的环境,以适合幼儿的方式,组织教育活动,让幼儿在生活、游戏中学习与发展。

5.建立奖励制度,鼓励教师开展课程游戏化研究。

幼儿教师是项目开发的主体,本园为了能够顺利开展课程游戏化项目,调动教师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我们建立了奖励制度,鼓励教师将课程游戏化的实践与自己的保教工作结合,撰写论文案例、总结经验等,并根据省市区不同等级的成果,发放相应的奖励,保证教师参与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热情。

6.挖掘周边资源,有效的开发与利用。

社区资源是丰富的、广泛的,利用社区资源来优化幼儿园课程,对幼儿园和幼儿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社区中人力资源异常丰富,有警察、医生、消防员、环卫工等等,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将给幼儿园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幼儿教师不可能什么都知道,特别是对于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幼儿园可以邀请社区中专业人员来幼儿园给小朋友开展知识讲座或者上一堂课。如邀请医护人员开展“我讲卫生不生病”的讲座,让幼儿去使用医生的听筒、穿白大褂;请消防员叔叔带上灭火器带幼儿实地演习防火灭火小知识,引导幼儿观看消防叔叔的制服、消防车的装置和使用。这样的课程开展既保证了课程的科学性,丰富了课程实施过程,又让幼儿亲自参与到了活动之中,给幼儿提供大量机会去接触不同职业的人,社会知识和经验得到丰富,社交技能和能力得到提高。

7.推广数学课题研究成果,使其更好的为课程游戏化服务。

针对我园“十二五”课题《主题活动背景下,幼儿园数学教学具的优化与运用研究》,将数学教学具的成果拓展到课程游戏化项目中来,我们下一步的设想是在优化数学课堂的同时进一步打造班级数学区域,使数学课程游戏化更加突显。

8.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同时,对于家长和教师的自身来说,也是一个共同受教育、共同成长的过程。要求我们将幼儿园家长工作的重心从以往的教育家长转变为家园平等合作。要实现家园平等合作,就要确认家长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资源,并善于利用这种资源,使家长切实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

(1)本园将通过开展家长学校、问卷等形式,提高家长对家园合作共育及课程游戏化共建的重视程度。

(2)利用班级家园共育栏目、微信、QQ群等向家长宣传关于课程游戏化理念。

(3)多组织亲子手工大赛、亲子运动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使广大家长乐于参加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活动中来。

五、项目建设预期效能

1.明晰课程游戏化理念,加强教师对课程游戏化的认识。

2.创设游戏环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3.探求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4.整合周边资源,建设课程游戏化资源库。

5.家园合作,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游戏观。

虞永平教授认为:课程游戏化建设是一个质量工程,其最核心的目的是让幼儿园课程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贴近幼儿的学习特点,贴近幼儿的生活及兴趣与需要。

总之,探索的路上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让教育回归生活,让生活与游戏真正的融入到幼儿园的课程和老师的教学活动中去,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幼儿发展。

版权所有:江宁区粮食幼儿园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上元大街772号 电话:52287105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