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不忘初心
——粮食幼儿园师德师风培训讲座
幼儿教师师德:是指幼儿教师在从事幼教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地调节着教师与幼教事业,教师与孩子、与家长、与其他教师和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不断地推动着教师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行,升华自己的道德境界。
一、师德缺失现象表现
1.在教学中违背教育原则,如不能尊重幼儿的意愿、倾听幼儿的声音;不能体现正面教育原则,有体罚行为;不能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2.教师不能在各方面以身作则,为幼儿做出榜样。
3.不能对幼儿一视同仁,使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受到威胁,掺杂不应该有的功利色彩,如讨好老师等。
4.在与家长的关系上不能把自己放在合适的位置,自我贬低教师形象。
二、幼儿教师不道德行为
1.体罚及污辱、漫骂等变相体罚幼儿。
2.偏爱、“势利眼”。
3.教育教学不认真,工作敷衍了事,活动前准备不充分,教育方式单一,方法简单粗暴。
4.用言语暗示家长,向其索要物品,对不同身份家长态度不一。
5.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较大带有自身情绪色彩,有时迁怒于幼儿,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不能以饱满的精神热情地接待幼儿。
6.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变化漠视,不尊重幼儿的意见,随意“命令”幼儿做事,自己却不动,缺少与幼儿交流。
7.不重视保育,尤其是对小班幼儿照顾不周。
8.不遵守幼儿园的劳动纪律。
9.家长来园为自己孩子说明所发生的某种情况后,教师对该家长和幼儿有看法。
10.不注意教师形象,不以身作则。
三、幼儿教师不宜有行为
1.穿着不宜,不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包括不讲普通话、说粗话、脏话、不雅动作、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高声讨论与教育活动无关的话、翘二郎腿等)。
2.当幼儿面吃零食。
3.大声斥责、讥笑幼儿,对幼儿的提问或求助,采取爱理不理的态度。
4.对“笨”的、脏的幼儿明显的不关心、冷漠、少交流……
四、师德高尚教师表现
1.热爱、尊重、关心、理解幼儿。2.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3.有事业心、责任感 4.关心集体、同事之间团结协作
5.钻研教育教学,提升业务能力,有创新精神。6.为幼儿的个性发展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
7.与家长联系,全面了解幼儿,达到家园共育。
五、目前我们师德表现值得反思的问题
“教师不宜有行为”中穿着不宜,不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包括不讲普通话、不雅动作、当幼儿面吃零食、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高声讨论与教育活动无关的话、翘二郎腿等),均有损教师形象。
六、新世纪高素养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要有一颗:健康乐观之心、挚爱之心、励能之心、创新之心、求知之心、合作之心、尚美之心。
七、做具有良好师德的新型幼儿教师
1.关注课程改革,做信息型、有视野的教师;
2.树立新的理念,做现代型、有思想的教师;
3.加强专业学习,做专业型、有学养的教师;
4.投身教育科研,做研究性、有灵气的教师;
5.重塑师生关系,做民主型、有魅力的教师;
6.形成自身风格,做个性化、有才情的教师;
7.热爱生活生命,做生活型、有激情的教师。
八、怎样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
1.把教育看作幸福的职业
2.与孩子共创共享教育的幸福
3.在教育过程中积极创造和享受幸福: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中享受幸福,在促进孩子快乐成长的过程中体现生命的价值;在展现教师个性中体验幸福。
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体现在教书育人的职场中,幼儿教师职业是把人引向幸福,引向希望的职业。让幼儿教师生命的色彩因实践的道德智慧而精彩。
奚芮
202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