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江宁区粮食幼儿园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园本培训>>园级菜单>> 文章

10月: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方法与策略(成晨)

发布时间:2021/10/29 16:13:48 作者:admin 浏览量:7591次

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方法与策略

江宁区粮食幼儿园     成晨       2021102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健康、积极的家园关系有利于幼儿的成长,也有利于教师的个人成长和园所的健康发展。做好家长工作,是新时期每个幼儿园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希望所在。

一、幼儿园家长工作

家长工作的内容

1.增进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密切家园关系。家长与幼儿园的两者的联系沟通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第一项内容,也是做好家长工作的重要前提。只有两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联系,才能达到了解、理解,建立相互的信任,获得反馈的信息。

2.服务好家长,提供育儿支持。服务家长是幼儿园的任务之一,教师应该主动了解家长的需要、要求,通过分析问题和自身的调教,发掘幼儿的潜力所在,为家长提供更好的资料。

3.争取家长的配合支持,为保教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家是支持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是教师应该注意和利用的宝贵教育资源。让家长了解幼儿园保教工作,取得家长的信任支持,配合教师的教育。

4.家园合作,共同保教好幼儿。家园合作可以有很多方面的内容,如个别化教育,与家长一起制定适合自己幼儿的教育方案,并在家庭和幼儿园中配合实施,效果会非常好。课程方面的合作,可以在制定课程计划时听取家长意见。

家长工作的目的

明确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目的、任务。

    客观地讲,开展家长工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搞好幼儿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手段。无论是家园互动、还是家园合作共育,其目的都是为了整合并充分利用家庭中的幼教资源,更好地促进幼儿园教育工作。而家庭教育资源尽管丰富、珍贵,并不是现成的、完美的,搬过来就可用的。它就象天然矿石一样,需要我们每位幼教工作者以高度的智慧去开掘、加工。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对孩子的家庭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研究,分析每个家庭存在哪些积极因素,可以直接利用;哪些是消极因素,需要我们下功夫纠正、改进;哪些是潜在的因素需要我们去开掘、梳理、激活。为此,我采用了不同的形式对各个家庭进行了调查,如家访、电话、发调查表、离园前的谈话等,通过收集,收集到不少有价值的信息,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许多方便。

二、新时代下家长的心理特点

新时代下家长的心理特

1.家长过高的期望值

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人才竞争越来越严峻,整个家庭都在为孩子提前而又盲目地规划未来。在激烈的人才竞争背景下,家长对孩子期望值的增加自然地转移为对幼儿园要求的提高。

2.家长心理类别归类

把家长分成几种类型,以便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相应的沟通及指导方式。

1)以自我为中心型

这类家长自我意识很强,事事以自己和孩子为中心,观点容易偏激,不管发生什么总是认为真理掌握在自己手中。

2)过度关注型

这类家长多数生育年龄较大,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十分关注,对幼儿园的保育教育尤其关心,对教师的要求具体细微,生怕自己的孩子受到忽视。

3)望子成龙型

这类家长期望孩子成才心切,过早地为孩子规划了人生目标,在让孩子参加社会各种才艺班的同时,总希望幼儿园能为孩子提供更多的认知学习内容,却常常忽视孩子特有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

4)自我放任型

有这样一类家长,他们认为孩子应该顺其自然、完全自由地成长。

5)隔代爱护型

一些年轻的父母把更多的时间精力集中在自己的工作上,爷爷奶奶承担着养育的重任,却不知孩子到了老人手里,大多数受到小皇帝、小公主的待遇。

三、家长工作的策略

家长工作的策略

1. 统一观念

幼儿园要努力宣传本园的课程、幼儿发展目标、教学特色等,提供机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正确的教育观。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共育手册等形式向家长宣传,使家长能够正确地引导自已的孩子。

2.参与活动——理解互动

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主要是在家长、教师和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家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以采取家长委员会(共商班级里的事情;反映家长建议;协助幼儿园办理大型活动)、教学开放(公开课)、爱心朋友(聘请热心有一技之长的家长)、亲子活动(组织亲子运动会、家庭才艺表演、家庭郊游)和共同作业(与孩子共同完成资料收集)等形式,让家长参与互动的活动,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办园理念。

3.平等交流、建立情感

语言的运用是一门艺术,良好的语言能力是与家长沟通的先决条件,直接影响着家长工作的效果。可以采用约谈、家访、电话联系和文字传递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与家长建立真诚的情感,使家长愿意与幼儿园配合。

4.优化服务、赢得信任

 园教师应从思想上接受教育也是一种服务的观点,学会换位思考,从家长的角度悉心体会,从行动上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努力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从而赢得家长的信任。

5.强化监督、不断优化

 幼儿园要通过多种途径从不同侧面了解家长和社会对本园的评价,并保持各种反馈渠道的通畅,以便广泛吸取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工作策略。

6.运用科技、提升时效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完善和普及,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不再局限于家访、联系本、家长会等传统方式,网络成为了家园沟通的新载体。可通过网络的形式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

四、“单行道”变为“枢纽站”—— 年轻教师家长工作

案例一:充满“依赖感”的沟通工作

情境再现:

年轻教师小A:我们班级的家长沟通工作全由老教师做的,家长都不太与我联系。

年轻教师小B:我们班级家长都习惯找比较有经验的搭班老师进行沟通,主动和我沟通的情况很少,和我搭班的老师家长工作经验很丰富。

年轻教师小C:日常工作中,我很想找家长们沟通,可是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我先跟搭班老师学习。

分析:

归纳出年轻教师在面临家长工作时遇到的共性问题:

1.家长不和我沟通怎么办?

2.家长工作中如何与家长对话?沟通内容是什么?

分析了家长与年轻教师两个方面的心理状态——家长方面:年轻教师专业经验不足,自然找成熟教师进行沟通。年轻教师方面:家长与自己沟通较少,但有搭班师傅在,自己可以慢慢适应、学习。剖析家长面对年轻教师的沟通心态,我们在指导年轻教师家长工作时,要特别注重引导年轻教师建立家长工作自信心,去掉有搭班教师的“依赖感”,鼓励年轻教师尝试独立进行家长沟通工作。

策略:

1.建立自信:行之有“道”

年轻教师在家园沟通工作前最需要做好的是自我心理建设。一些年轻教师对与家长沟通存在畏惧心理,认为家长对自己不信任,干脆就避免与家长沟通。实际上年轻教师对于家长沟通工作,必须建立起足够的自信,让家长感受专业,交予信任,这也是提升和施展自身专业能力的机会。在进行家园沟通前,年轻教师树立自信需要行之有“道”,即是“换位思考之道”,站位在家长的视角考虑问题。例如,年轻教师可以抓住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家访等各种方式,向家长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消除家长对年轻教师的固有印象。如果是语言的组织运用问题,就要事先思考完善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打好家长沟通交流腹稿。

2.立足观察:言之有“物”

在进行家园沟通前,年轻教师树立自信还需要言之有“物”。这个“物”即是“日常观察与经验准备之物”。一是通过观察,建立幼儿发展数据库。这样做的优势在于:主动交流,能够快速加深家长对年轻教师的专业印象,只有年轻教师态度主动,观察敏锐,才能获得家长信任。二是通过预设,助力年轻教师做好准备。面对年轻教师们认为家长工作有成熟教师带教的心理,我们对结对师徒提出合理化建议:在首次由年轻教师独立承担的家长交流工作前,由成熟教师充分设计与指导,用预演、排练的形式先帮助年轻教师进行前期心理铺垫。这样在与家长交流时,年轻教师就会胸有成竹,充满信心。

五、与家长沟通的实用技巧

幼师常用沟通技巧

1、轻声慢语,聆听为先

     轻声慢语,让家长首先感受到安定与舒适,更有利于谈话的开展。

     最了解孩子的,往往是家长。在与家长的谈话中,老师多多聆听。

一是可以全面掌握孩子的情况,并结合自身的专业判断,提出具有指导性的意见;

二是展现礼貌、专注的职业素养。

2、耐心理解,想好再说

    老师与家长对孩子的初衷都是一致的,希望孩子好。而家长则更为关切孩子在园的点点滴滴,这是正常现象。

    因此,如果家长表达的欲望很强烈,老师们不要着急打断家长,理解家长急迫的关心之情,更要全面地揣摩家长话语间表达的深层次含义。

只有全面的理解家长话语的含义,才能够为自身的思考提供有效的依据,做到想好再说。与其把话说出口再纠正,不如一次把话说正确、说到位。说话到位,也是展现以为老师内心素质、稳定性和专业性的指标,通过老师的言谈举止,家长自然会判断这位老师是否值得信任。

3、不说假话,不乱承诺

对家长诚实、守信,不胡乱隐瞒孩子在园的情况。不承诺做不到的事情,更不要大包大揽。

与家长沟通,贵在真诚,诚实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最好的选择。做事稳扎稳打,言出必行,行必有果,这比好听的承诺更让家长觉得踏实。

4、姿态自信,言语谦逊

作为专业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为家长做出专业的判断和有参考性的意见,在获得家长认可的同时,也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

面对无助的家长,我们提供温暖的帮助。

面对强势的家长,也要不卑不亢,勇敢表达自己的立场。

面对家长的肯定,老师需要注意不要被溢美之词冲昏头脑,保持谦逊,不浮躁、不骄傲。

幼师面对不同家长的沟通策略

内向型:对策:老师应主动一些,与家长建立朋友关系。交谈的内容不要太死板,可以和家长先找找共同语言。

溺爱型:对策:多多表达关心,让家长感到放心。

挑剔型:对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由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组成,三者必须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处在主导地位,教师必须掌握必要的技巧,引导家长建立正确的育儿观,激发他们积极合作的态度,在彼此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同步教育,共同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

 

 

 

 

 

 

 

 

 

 

 


版权所有:江宁区粮食幼儿园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上元大街772号 电话:52287105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