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材料
让爱伴着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观师德微电影交流活动
讲座人:于利 讲座时间:2019年5月6日
一、组织教师观看微电影《半岛花开》
微电影《半岛花开》以师德师风为主题,根据惠安当地优秀教师事迹创作,讲述大学毕业生张颖带着小时候梦想回到偏僻的沿海半岛任教。然而,乡下生活的不便,闺蜜的劝说,以及自闭症孩子带来的烦恼,都使她对内心理想产生动摇。直到后来,恩师陈美兰的教诲和为师态度让她坚定了决心,逐渐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给半岛学校的孩子们带去希望和快乐,让孩子们都像花儿一样绽放。
二、幼儿教师师德
是指幼儿教师在从事幼教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地调节着教师与幼教事业,教师与孩子、与家长、与其他教师和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不断地推动着教师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行,升华自己的道德境界。
三、好教师该是怎样的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中指出,幼儿教师应做到:笑嘻嘻和蔼可亲;声音悦耳;说笑有礼,多鼓励;低音清晰;行动轻快;立得笔直,笑得挺直;衣服整洁,面目清楚;态度从容;精神饱满;创造能力;健康;快乐、乐观;研究精神;乐业;互助合作;慈爱;负责;教学有技能;了解儿童心理。
四、儿童自闭症症状:
1.缺乏和外界的交流:
正常的孩子都有和其他人交流的欲望,而孤独症的孩子却很少与人交流。而且对于他人发出的沟通信号,也经常置之不理。
自闭症患儿通常缺乏与人交往的倾向,即不主动与他人交流,也不接受他人主动的示好。孩子从小表现为与父母不亲,别人要抱孩子也不会有迎接的动作,还会躲避别人。孩子从小就喜欢一个人,不喜欢与他人一起玩,及时是父母也总是不理不睬。孩子对周围的事物缺乏关注度,及时周围环境发生改变,孩子也不会受到影响,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而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对外界不管不顾。孩子无法与他人一起玩耍,也无法进行正常交流,从而导致孩子在生活中无朋友可言。
2.只会自己一个人游戏:
孤独症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安排在一个屋子里。40多分钟后,明显看出,孤独症的孩子一直在单独游戏,而且和其他人保持着“安全距离”。
3.呆板的重复行为:
反复性行为是一种不适当行为,它包括了强迫性观念、痉挛和持续症。很多孤独症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总是再重复同一句话,这句话甚至成为了孩子在一段时间的口头禅。
孩子平时兴趣比较狭窄,对正常孩子喜欢的动画片和漫画没有兴趣,却对旋转的锅盖、车轮有着浓厚兴趣。孩子平时有自己的一套行为习惯,如孩子希望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 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 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4.语言障碍
大多数自闭症患儿语言很少,孩子的几乎终生不语,及时能说话,孩子的词汇量也非常少,而且,说话过程中不会用肢体语言加以表述。孩子无法控制自己的音量和音调,而且喜欢重复一些无意义的话语。与他人交谈过程中,孩子还会出现模仿他人说话,交谈也是一问一答。孩子代名词使用混淆,经常“你”“我”“他”使用出错。还有的孩子会出现突然尖叫,甚至持续到5~6岁。
五、老师怎么教有自闭症的孩子,需要注意什么
自闭者的孩子确实与普通的孩子在行为方式上有一些差异,而这些差异对于老师来说,可能又是一项需要克服的难题。如何给予自闭症儿童最大的关爱,最合适的教育方法成为很多老师头疼的问题。一般来说,轻度自闭症的孩子能偶到普通学校进行教育,老师们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教育手法,就能够较好的和自闭症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达到教育以及传授知识的目的。今天我们继续来看看,作为一名老师,在教育方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情。
第一:满足自闭症孩子的关注欲望
自闭症孩子往往有一种倾向,就是对某一件事物或者一个行为有着无法控制的专注和喜爱。比如在课堂上喜欢站着上课,喜欢蓝色等等。而老师在教授有自闭症孩子时,可以借助孩子对某一项事物的专注度进行衍生教育。比如孩子喜欢蓝色。那么老师可以拿出一些卡片,先让孩子在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回答其他卡片的颜色,最后才出现蓝色,这样就有效保持孩子的注意力。此外,自闭症孩子往往伴随着刻板行为,这时候,老师们也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比如要孩子避开车子。这时候老师可以通过动画片、车子的颜色、车子的声音等等方法来进行教学,也就是一个事物,多种讲解,减少刻板行为。
第二:当孩子出现不合作行为时可以转移孩子注意力
还患上孤独症的孩子在课堂上大喊大叫,发出怪声音或者是拿着手敲自己头的时候,老师不要过于严厉的呵斥,要知道,孩子甚至是潜意识中发出这种行为的,这时候要考虑孩子做这种动作的原因,一般要不就是感觉到无趣,另一种就是有某种元素让他感觉到很焦躁。如果是因为无趣,那么老师可以用其他的方法转移注意力,比如孩子大喊大叫,就放MP3,让孩子听音乐,或者带来孩子经常玩的玩具(自己症孩子往往有一件或者两件无生命物体玩具,比如瓶盖,一支笔。)如果是因为焦躁,那么就要弄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这就要老师在课堂上多加观察,从而掌握孩子不同动作下可能想要传达出来的信息。
第三:提前通知孩子
自闭症的孩子都有固化行为,也就是什么点吃饭,什么点睡觉,什么点下课他们有着自己一套规则,并且严格按照这些规则生活,一旦规则打破,或者来不及对规则做出反应,那么他们就会十分焦躁,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老师可以采取倒计时的方法来给予孩子提示。在提示中让孩子逐渐稳定情绪,避免孩子突然的过激行为。
第四: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
有些后天因为心理因素而产生自闭症行为的孩子,他们的智商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还是会做出很多比较令平常孩子难以理解的行为,而作为老师,要与其他孩子进行沟通,像其他孩子解说自闭症孩子的一些特点,让其他孩子们在自闭症同学做出奇怪动作的时候不要有过多的关注或者嘲笑。
六、结语。
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体现在教书育人的职场中,幼儿教师职业是把人引向幸福,引向希望的职业。让幼儿教师生命的色彩因实践的道德智慧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