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江宁区粮食幼儿园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师幼风采>>教师成长>> 文章

张荣梅获奖案例分享

发布时间:2019/3/18 14:08:03 作者:admin 浏览量:2001次

              立足游戏  玩出精彩

【案例背景】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班幼儿的游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为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游戏能力与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与同伴的合作性游戏也逐步发展。中班幼儿相对来说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角色游戏的知识经验,游戏内容开始向广泛的社会生活扩展,在游戏中喜欢模仿接近的、熟悉的成人生活。他们游戏的目的性、计划性、独立性增强了,角色间的关系更复杂了,游戏中的合作意识增强了。在游戏中,他们能够自主选择伙伴、发展情节,充分运用玩具开展游戏,并广泛地与同伴交往。

【环境材料】

创设模拟路边小吃餐厅,提供一些废旧材料自制的成品食物:如饺子烧卖、海带串藕串金针菇串、火腿肠里脊肉等;价目表就餐用桌椅、碗筷等。

【案例实录】

冷冷清清美食

游戏时间到了,大家都在教室里分散游戏。忽然美食的店员小苗来找我:张老师,我们的美食城从开张到现在就一直都没有顾客,你来做客吧。我朝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的确,美食的生意冷冷清清,只有店长佳佳一个人在那里串着她的牛肉串,还时不时地朝娃娃家观望,一幅漫不经心的样子。

正在这时,男孩豆豆刚巧从超市下班回家。我灵机一动邀请了豆豆和我一起去吃小吃。对于我和顾客的光临,店长佳佳表现得异常地高兴,热情地招待我们。机灵的豆豆倒真是厉害,竟然提出要吃货架上没有小鱼串,在一旁观望的我心想:美食的店员这回可是要被难倒了。但是没想到是一旁的小苗不慌不忙地从豆腐干的箩筐里挑出了几片色的豆腐干(说明:豆腐干是用海绵纸自制的),只见她用彩笔在上面添画了几笔,迅速地串成一串,递给了豆豆,这个小鱼串2元一串满脸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

看着小店又热闹起来,我决定先行撤退,留豆豆在那继续用餐。但是万万没想到是我刚离开不久,小家伙也借口溜之大吉了,而且理由还非常地充分,那就是超市生意很忙,老板打电话来让他回去帮忙呢!

端着刚刚煮好的小吃,店长佳佳嘟囔的小嘴一脸地不开心,憋闷了一会佳佳终于说老师我们也不想玩美食

【思考分析】

中班上学期的孩子的兴趣与注意力都是很短暂,从今天的场景表现看确实和上几周美食红火的生意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联系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教师和同伴介入游戏拓展情节,在一开始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是顾客故意找借口离开的小插曲,让我们的店长终于决定放弃游戏!难道美食游戏无法产生有价值的、新的生成点了吗?难道美食的游戏真的走到了终点了吗?我开始寻找形成目前这一游戏现状的缘由。

从材料提供加以分析:

1.在观察中我发现,较之以前幼儿的兴趣已经不高了,显然是活动材料对他们没有吸引之处了,可是针对这种现象,我没有及时的调整材料,导致幼儿丧失活动的积极性。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当幼儿对某样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时,便能在活动中保持愉快的情绪,处于积极主动的探求状态,相反当幼儿觉得游戏也就如此时,她们就会失去活动的兴趣,也就不愿意再玩了。

2.投放材料时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之间难免会存在着的个体差异,而幼儿教育要允许幼儿以适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学习、探索,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活动区投放的材料也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按从少到多,从易到难的方式进行有计划的投放,维持幼儿持久探究的兴趣。

从儿童的角度加以分析:

1店长佳佳比较的内向和腼腆、因此其担任店长,本身就缺乏了一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性,因此游戏情节没有能够得到拓展。

2游戏的情节得到拓展时,店主人曾经一度的开心,甚至主动地开动脑筋寻找替代物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所以综合以上的分析我认为游戏本身还具备留存的必要。

从教师的指导加以分析: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是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我们鼓励幼儿自发地探索和操作材料,并根据幼儿在区域中的表现,随时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导。我们建立区域活动常规,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自主自律能力。我的指导对于幼儿来说没有具体的评价,幼儿在游戏中没有兴趣,出于老师的威严才继续游戏的,没有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和谐、自由交流的环境。

特殊的小鱼

在游戏评价时,我故意拿出那份刚刚好的串串,而且举着那份特殊的小鱼串抛出了一系列的问题:猜猜这是什么?

豆豆第一个认出他的小鱼串大声的说:我知道,这是小鱼串

你怎么知道它是小鱼串?好像美食里以前没有这样的食品呀?难道是新产品?我感兴趣的问道。

豆豆指着小苗说是我要吃的,小苗特意帮我做的?我还没有来得及吃呢?

我顺势追问:看上去就非常好吃,你为什么没有吃完就走了呢?

豆豆义正言辞:今天我们超市生意可忙的,老板打电话来让我回去帮忙呢?

原来超市的生意这么忙?连吃饭都顾不上了,朋友们我们大家有没有好办法让她们又能上班又能吃到饭呢?

说:换班,轮换着吃不就可以了

文文说:让他们一边上班一边吃吗!

那么谁给他们做饭呢?

齐齐说:让小吃送货上门呗!

好办法!送个小吃,顺便还可以买些小零食回来我补充道。

对,对,对孩子们纷纷表示赞同。

【思考分析】

利用本次游戏的讲评,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拓展游戏的主题内容。

尤其是围绕特殊小鱼串的讨论,让孩子们不由地发现:原来美食有了全新服务——那就是按需制作。一时间孩子们的创造热情被激发起来,虽然小鱼串的作品很简陋,但是它的出现将引发更多孩子的创作激情和游戏的欲望,而这种持续不断的欲望必将带来许多新主题。这一点也让我们坚信了烧烤区游戏留存的可能。

推动策略:即在烧烤区中增添了橡皮泥、各种材料的纸和剪刀、彩笔等低结构材料,协助店员的推陈出新。

生意兴隆的美食

确实,这一次的游戏讨论给孩子们带来很多灵感,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孩子的创造出现了高潮——尤其值得高兴的是,佳佳和小苗对 美食游戏的热情和自信不断增强,一连几天,由俩担任的美食店几乎都天天都有新品推出:如红色的橡皮泥做成的亲亲肠,绿色的纸片做成的菠菜……,生意越来越红火。尤其是叫送服务更是供不应求,为此美食城更名为乐乐美食,寓意是只要肯动脑筋,就能很好的想出办法,解决问题。乐乐美食还特意申请了一个外送电话:025-52288666

【我的感悟】

游戏的拓展不是无止境的,幼儿游戏从开始到最后结束,通常有三个走向:自然消退、自然缩减和自然转化。从美食游戏的无人问津,到叫送服务的供不应求,美食游戏经过了不断地完善和调整。

1幼儿游戏水平——判断主题的留与舍

孩子的兴趣与注意力都是很短暂的,当孩子们对这个游戏的内容不敢兴趣甚至是无人问津时教师就要考虑这样的游戏是否有开展下去的必要。但是通过观察,我理解了幼儿的活动意图、思维方式,对幼儿的游戏水平做出了正确的判断。正因如此,我才没有在美食游戏一出现问题时就撤走游戏,而是利用增添游戏情节、增加游戏材料等方式,促使幼儿在原有的游戏水平上有所提高。并抓住幼儿的矛盾冲突点,在一个比较适宜的时机引发了孩子新的思考,激活了孩子的经验和思维,让美食游戏自然转化、衍生出了新的游戏情节。

2幼儿的游戏规律——投放材料的高与低

在角色游戏的初期我们往往会提供一些颜色鲜艳、外形逼真的材料,认为游戏材料投放越多、越真实、越漂亮,孩子们越喜欢。确实,在刚进入角色游戏时,教师可以创设逼真的环境制作精良的材料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可是当孩子已经熟悉游戏规则的情况下教师要多提供可操作性和开放性的材料来促进游戏的进展。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发现现成的游戏材料往往会局限幼儿的思维,相反,隐性的操作材料更能激发幼儿的游戏热情与创造性。游戏中当观察到麻辣烫生意冷清了一段时间后,我及时提供、调整了游戏材料,且为幼儿提供一些半成品和低结构的材料,既能承接了幼儿原有的经验,又能让幼儿动手操作,她们用红色的橡皮泥当作香肠,绿色的纸片当作菠菜等,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3幼儿游戏发展的需要——拓展空间的大与小

幼儿的角色游戏其实体现的是一个缩小的社会,社会是在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那么对于幼儿游戏来说则同样不能老生常谈”“故技重演,那样的游戏内容是不能迎合幼儿游戏兴趣。我们班孩子结合自己真实社会生活的了解和实践,将获得的感性经验与原有美食游戏相结合,衍生出新的叫送游戏。所以如果能够加强各个区域游戏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且适当的交叉投放玩具材料,就能比较好的拓宽区域空间,就让幼儿有更多选择的自由,游戏的主题能得到不断的拓展。

版权所有:江宁区粮食幼儿园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上元大街772号 电话:52287105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