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题:香香的梅花(三月份)
主题背景: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南京有梅园新村、梅花山等富有历史意义的胜地。南京人赏梅、爱梅。梅花与雪松作为南京的市花、市树可谓珠联璧合。
在我园的小花园里有几株腊梅和春梅,每到冬、春天,小花园里是另外一番景象,满树的梅花竞相开放,发出阵阵香味,吸引着孩子们!他们时而驻足观望,时而指指点点,时而俯首闭目陶醉其中……在小花园里,孩子们很快乐、很开心。虽然呼啸的北风、飘落的雪花让人们都裹紧了身上的衣服,可是冬天的小花园却是孩子们向往的,因为可以观梅、打雪仗……因此,我们除了让孩子们体验冬天的季节特征之余,还会带着他们来到小花园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培养孩子们勇敢坚强的品质,感受冬天活动的乐趣。在优美抒情的文学作品中感受冬天的美好;用多种形式表现自己对梅花的认识。冬天,带给孩子们的不再是严寒冷酷,而是开心与满足。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结合《冬天寒冷我不怕》主题活动中,我们在大班开展了有关梅花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观察中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活动目标:
1.了解和描述冬季的特征,感知人们在冬天的生活及动植物的变化,体验冬日活动的有趣。
2.不怕寒冷,克服困难,能坚持参加冬季体育活动。
3.学习用多种美术方法表现梅花。
关键经验:
冬天是寒冷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幼儿更容易感觉到季节的变化:知道在寒冷的冬季,各种花草树木枝叶枯萎凋谢,而“梅花”却不畏严寒,不屈不挠,生长特别旺盛。有着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让幼儿通过各种活动,去看、去找、去发现冬季的变化,感受梅花不畏严寒的品质。
环境资源:
1.观察冬天的小花园,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几株梅花树。
2.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冬天特征的图片、书籍,了解冬季人们的生活、气象及动植物过冬的一些自然知识。
3.教师带领幼儿外出活动,引导幼儿从观察周围生活入手,感知、寻找和发现冬天的主要特征,并布置主题墙饰“我眼中的冬天”。
4.鼓励幼儿将我眼里的梅花,用绘画或请家长记录等形式展示出来,共同讨论并解答。
材料资源:
1.幼儿作画用的材料(各色油泥,油画棒、水彩笔、水粉、长条绉纸、浆糊、抹布等)。
2.不同的姿势的梅枝若干。
3.幼儿记录单。
4.古诗《梅花》,PPT,古筝《渔舟唱晚》背景音乐。
领域渗透活动(教育建议)
(语言领域)
大班语言活动《古诗:梅花》(预设):
1.了解梅花的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2.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体会梅花不畏酷寒、凌霜傲雪的品格。
(艺术领域)
大班美术活动《香香的梅花》(预设)
1.学习用团点的方法画出梅花的花朵,并初步学习用勾线的方法画花枝。
2.巩固幼儿的正确握笔姿势,让幼儿熟悉毛笔和颜色的使用,以及常规训练。
大班美工活动《我喜欢的梅花》(预设)
1.学习用多种材料变现梅花。
2.能有疏有密地把花朵分布在树枝上。
3.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能力。
区域活动:
美工区:
制作梅花:提供各色正方形蜡光纸,剪刀,模板,勾线笔等。
语言区:
提供一些关于梅花方面的书籍供幼儿阅读,让幼儿了解梅花的特征。
家园共育:
1.与幼儿一起收集梅花的图片、图书。
2.与幼儿一起完成“梅花”调查表,了解有关梅花的秘密。
资源菜单:
(一)备选活动(建议)
班级活动:
1.雪孩子:理解故事内容,感受雪孩子乐于帮助别人的美德。
2.寒风中的人:学习采访客人,了解他们的工作,并能记录下来。
3.梅花山: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抒发对梅花的热爱之情。
年级组活动:
1.打雪仗:幼儿能不怕寒冷,感受在雪天游戏的乐趣。
2.好玩的跳绳:乐于探索跳绳的方法,感受跳绳的乐趣。
3.雪花飘飘:练习原地向上纵跳抛物,会听信号按要求活动。
(二)经典教案
大班美术活动《香香的梅花》(预设)
执教者 张荣梅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团点的方法画出梅花的花朵,并初步学习用勾线的方法画花枝。
2.巩固幼儿的正确握笔姿势,让幼儿熟悉毛笔和颜色的使用,以及常规训练。
活动准备
1.幼儿作画用的材料。
2.不同的姿势的梅枝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复固团点的技法
1.出示数幅幼儿画的梅花的作品,巩固团点的方法。
2.出示一幅画好花梅枝的画,请个别幼儿上来画上花朵。
二、讲解示范勾线的方法画花枝
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知道画花枝的方法与画花朵的方法不一样,是用勾线的方法画花枝。
因为花枝有粗有细,有长有短,有的弯曲,有的直(同时出示实物,让幼儿观察)所以用笔的轻重,笔的转动都要有变化。
2.演示勾线方法。
笔杆握直,由下端往上画,用笔时先重后轻,这样花枝才能由粗变细,同时用笔转动使花枝曲直变化。
3.邀请1—2名幼儿画梅花。
请两个幼儿示范先画花后添枝,也可以先画枝再画花。
三、幼儿作画
教师巡回检查幼儿握笔姿势并指导蘸色、用笔方法。
四、讲评作品
重点讲评用笔用色的优缺点以及表扬在洗笔蘸色、搁笔等常规方面表现的好的地方。
活动反思:
让幼儿学会运用身边的材料来进行艺术活动,美化自己的生活,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是本次活动的初衷。
活动开始,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观察作品导入,引起了幼儿对梅花的兴趣。在欣赏梅花作品的过程中,了解了梅花的特点:颜色、形状还有花瓣的数量等。从而学习用团点的方法画出梅花的花朵,并初步学习用勾线的方法画花枝。
由于我班幼儿平时接触水墨画较少,在本次活动中,幼儿表现的不是很积极,用毛笔作画时不敢下笔,作画效果也不是很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带孩子们走进小花园仔细观察梅花,为下一次作画做好充足的准备!
大班美工活动《我喜欢的梅花》(预设)
执教者:张婷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多种材料变现梅花。
2.能有疏有密地把花朵分布在树枝上。
3.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观察梅花,了解梅花的形状,知道有盛开的花和含苞欲放的花,花朵是有疏有密地长在树枝上的。
2.幼儿已有剪五角星的经验。
3.准备五组材料:
(1)剪贴组:浆糊、抹布、绑在椅子上或桌腿边的枯树枝,正方形粉化纸;
(2)泥塑组:各色油泥,绑在椅子上或桌腿边的枯树枝;
(3)绘画组:画有梅枝的纸并贴于幼儿可画的墙上、油画棒、水彩笔;
(4)手指点画组:颜料、画有树枝的纸并贴于墙上,抹布;
(5)撕贴组:绑在椅子上或桌腿边的枯树枝,各色长条绉纸、浆糊、抹布。
活动过程:
1.谈话导题。
教师:“小朋友们去过南京的梅花山吗?在梅花山你看到了什么?都有什么颜色的梅花?”“梅花是怎样长在树枝上的?你喜欢梅花吗?为什么喜欢?”
2.启发幼儿用多种材料表现梅花。
教师:“对,有的梅花是盛开的,有的梅花是含苞欲放的。它们是有疏有密地长在树枝上的。我们怎样表现出盛开的梅花呢?(启发用剪五角星的折法,折剪五瓣的梅花。可以示范折的过程)”“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现梅花呢?”
“小朋友要把梅花有疏有密地贴、画在树枝上,各组用桌上的材料,大家商量好以后就开始动手制作。”
3.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一组材料制作梅花。提醒幼儿有疏有密地分布梅花,重点辅导折剪梅花。
4.展示作品,共同欣赏。
教师:你们的小手真能干,看看,现在教室里怎么样啦?对,教室多美啊!这是你们共同合作的成果哦。
教师:“请每个小朋友说一句赞美梅花的话,好吗?”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在活动前我带孩子们多次去到小花园观赏梅花,孩子们在看看、摸摸、闻闻的过程中,清楚地感受到梅花的香味、花瓣和花茎摸上去的感觉是怎样的,对梅花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与体验。并能主动发现梅花的特征(颜色、形状、花瓣数),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在自主的观察中获得知识经验,这是图片所替代不了的。
活动前,我还从网上找了很多不同品种的梅花图片制作成PPT,通过欣赏,让幼儿积累更多的梅花经验,为美术活动打下基础。
活动中,大部分孩子能主动参与到操作中,将自己的想法大胆的放进自己作品里。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操作材料与同伴合作完成,效果较好!
大班语言活动《古诗:梅花》(预设)
执教者:王蓉
活动目标:
1.了解梅花的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2.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体会梅花不畏酷寒、凌霜傲雪的品格。
活动准备:
1.古诗《梅花》,PPT。
2.古筝《渔舟唱晚》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形式引出活动内容。
教师: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在冬天里,大部分花受不了寒冷的袭击都凋零了,可有一种花却不怕严寒,傲然挺立在风雪之中,这是什么花?(梅花)
二、通过PPT引导幼儿欣赏梅花图片,了解梅花。
1.出示梅花图片,请幼儿观察和欣赏。
2.启发幼儿用“梅花”说一句话。
3.教师小结:冬天是梅花盛开的时候,梅花有很多枝干,开花的时候不长叶子,有白色的、黄色的、粉色的,还有红色的,散发出淡淡的香味,等花开完了才长出绿绿的叶子。
三、引导幼儿想象画面,初步感知古诗的意境。
1.欣赏教师配乐朗诵,启发幼儿在脑海中想象出古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跟随音乐轻声朗诵,读准字音,想象画面。
3.引导幼儿说说:你想到了什么画面?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4.提问:
(1)“凌寒独自开”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里,你感到梅花是一种怎样的花?
(2)在这首诗里、严寒中盛开的梅花是什么颜色的?它有没有香味呢?你是从哪一句知道的?引导幼儿理解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含义。
四、启发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边朗诵古诗边根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美工区用吹画、点画的形式制作梅花。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师生通过谈话,引起幼儿对梅花的兴趣。在欣赏梅花的图片及课件中,孩子们了解了梅花的特点:颜色、形状还有花瓣的数量等。
由于古诗字数少,比较押韵,朗朗上口,因此在教师引导下,大部分幼儿能较快地掌握古诗的内容,并熟练地进行朗诵。通过集体、分组等形式的朗诵,使幼儿感受到了古诗的意境美,体会到了梅花不畏酷寒、不屈不挠的品格。
其次,通过启发,大多数幼儿还能够用“梅花”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最后,为了让幼儿更进一步了解梅花的基本特征,在延伸活动中我还设置了吸管吹画、手指点画等美术操作活动,不仅増加了幼儿对梅花的印象,而且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