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江宁区粮食幼儿园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旧站栏目>>园本培训>>园级菜单库>> 文章

以探究为中心的儿童科学教育

发布时间:2018/12/5 15:25:22 作者:教师 浏览量:2696次

以探究为中心的儿童科学教育 ——谈一谈幼儿科学小实验

一、来自科学教育实践的困惑

1.科学知识的尺度:要不要给孩子知识?给到什么程度?怎么给?

2.教学方法的应用:动手操作就等于探究吗?为什么要动手做?

二、探究是《纲要》和《指南》共同的精神

(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1.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3.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4.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二)《指南》科学部分的目标

目标1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目标2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目标3 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三、为什么要提出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教育?

探究最能体现科学的本质。

四、科学探究最能体现以儿童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科学探究能力

观察实验能力

科学思考能力

表达交流能力

设计制作能力

(一)幼儿的观察能力

3—4岁:观察现象的发生和事物的变化

在动作的尝试中进行探究

通过观察和触摸、使用简单工具收集信息

4—5岁: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物体的性质和用途

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物体之间的联系

5—6岁:学习观察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学习运用标准划的工具来搜集信息

(二)科学思考能力

3—4岁:根据教师的引导,尝试对观察结果提出问题

4—5岁:根据已经获得的资料进行推断、得出结论

5—6岁:根据过去的经验或者逻辑推断、对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

(三)表达交流能力

3—4岁:用描述性的词汇对其观察经验进行讨论和分享

运用语言大胆讲述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

4—5岁:对现象进行直观、简单的解释

用图画或其他符号进行记录

5—6岁:用叙述性语言来传达信息、提出问题和提供解释

在探究中学习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四)设计制作能力

3—4岁:尝试使用简单的工具

4—5岁:学习制作简单的物品

5—6岁:按程序进行制作,为制作的物品设计简单的外观造型

五、自主探究教学

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把清晰的事实模糊化,从确定中寻找不确定性,并从中生成可以探究的问题。

六、思考:

关注问题 关注结论

七、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教育教学方法的启示:

关注问题

经历过程

淡化结论

(一)怎样看待问题

1.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问题比答案更重要。

2.让儿童在真正的生活中解决真正的问题。

(二)怎样看待过程

1.儿童是科学探究过程的亲历者

2.教师可以使儿童的科学探究过程更加丰富

(三)怎样看待结论

1.结论来自于儿童自己的探究

2.任何结论都是暂时性的:用开放的、质疑的态度对待科学结论

一枚硬币的猜测:

一枚硬币上可以滴多少水滴?

八、三个年龄段适宜的科学小实验

3—4岁:演示性实验

4—5岁:浅显的物理、化学实验

5—6岁:比较复杂的实验

粮食幼儿园 王蓉

2018年12月

版权所有:江宁区粮食幼儿园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上元大街772号 电话:52287105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