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江宁区粮食幼儿园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旧站栏目>>师幼风采>>教师成长>>李德莉>> 文章

获奖论文《当孩子眼中的“路人甲”变身成“百变星君》

发布时间:2018/12/4 21:59:14 作者:教师 浏览量:1537次

当孩子眼中的“路人甲”变身成“百变星君”

----记情境性晨间锻炼中“一物多玩”对幼儿发展的策略与研究

摘要

孩子天生就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喜欢探究周围的一切事物。我们不应用过多的规范来干涉他们,禁锢他们的思想,而是鼓励孩子去发现。在体育游戏中,活动器械是幼儿活动的媒介,不同的年龄幼儿对同样的活动器械有着不同的认识,同一种器械孩子们会有不同的玩法。让每个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则玩的方式就会有丰富的变化,使体育游戏更加活泼多样,生动有趣,从而使幼儿对体育游戏产生更广泛的兴趣。而晨间体育活动是幼儿入园后的第一个集中性活动,组织好晨间活动,可以充分地发展幼儿基本动作、技能,更好地促进幼儿机体的正常发育,增强其体质,同时能给予幼儿更多的自由,让幼儿轻松、愉快地活动,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添加剂,是促进孩子身心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晨间锻炼 一物多玩 情景性体育游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借助各种材料和器械进行运动,尝试新的内容与玩法,获得身体运动的经验。陈鹤琴先生也曾说过:“幼儿以游戏为生命,多游戏,多快乐。”学前教育,必须把“体育”放在首要地位,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而晨间体育活动是幼儿入园后的第一个集中性活动,组织好晨间活动,可以充分地发展幼儿基本动作、技能,更好地促进幼儿机体的正常发育,增强其体质,同时能给予幼儿更多的自由,让幼儿轻松、愉快地活动,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添加剂,是促进孩子身心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物多玩是运用一种物品开展多种游戏,以达到创造性的使用玩具的目的,是幼儿体育活动的有力保障,在晨间锻炼中创设情境并加入一物多玩的活动方式,更可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断创新、丰富玩法,满足幼儿喜欢创意、挑战的活动需求,为幼儿的晨间锻炼带来新的精彩与快乐。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需要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材料的投放,而这些材料的投放都是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服务,通过对游戏材料的“一物多玩”, 让幼儿的走、跑、跳、平衡、钻爬、攀登、投掷等动作技能方面有所提高。 在体育活动中,幼儿身体运动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幼儿对情感的体验。 在“一物多玩”体育活动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中情景和角色的感受,激发幼儿对体育游戏的兴趣,从而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中角色扮演和对体育活动材料进行各种玩法的欲望,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创新能力,这就是情感体验策略。教师在体育活动中会以情景游戏和角色游戏两种方式让幼儿感受 “一物多玩”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对活动材料进行各种不同玩法的欲望,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创新能力。

一、 在情境性晨间锻炼中开展“一物多玩”的意义

1、“一物多玩”能发展幼儿的运动能力

幼儿晨间活动内容主要是基本动作训练,“一物多玩”能够利用有限的材料实现对幼儿多种动作的发展训练。对于同一种玩具,幼儿基本上能创造出多种玩法,在玩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幼儿的智力得到开发,同时他们的身体各个部分的运动能力也可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幼儿运用自己的创造力玩出了各种各样的花样同时也锻炼了他们走、跑、跳等人在基本活动中的主要运动内容,发展了幼儿的运动能力。

2、“一物多玩”能鼓励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一物多玩”通过活动内容设置的主动权交给幼儿,留给幼儿思考和探索的空间、时间,让幼儿在投入一种器械时,满脑子想着这种游戏可以怎么玩,能否想出不一样的玩法,从而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可以说“一物多玩”让幼儿们利用有限的材料实现对多种动作的发展训练,从而进一步发展了幼儿的运动技能,也提高了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3、“一物多玩”增强幼儿合作意识。

户外活动从外在来说,是锻炼幼儿的体质,而从内在来说,更是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增强与同伴间的合作意识。以合作的形式进行游戏,发展的就是孩子们团结协作的精神,不管是几个小朋友合作,还是团队合作,都需要团结,才能找到游戏的真谛。

4、“一物多玩”能激发幼儿主体积极性

幼儿其实是天生的创造者,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之后,通常会通过自己动手实践与探索,将同一种器械的同一类玩法开发的更好更新奇。因此,开展“一物多玩”的晨间锻炼,不仅仅可以增强幼儿的体制,更能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5、“一物多玩”使幼儿保持持久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及时引导幼儿变换游戏方式,进行新的游戏。激发孩子的积极性,挖掘出各种东西丰富多彩的用途。

二、如何在情境性晨间锻炼中进行“一物多玩”

1、将晨锻中“一物多玩”的主动权交给幼儿

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是晨锻中一物多玩的基本要求。给幼儿充分的自由,要将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一方面,要将体育游戏内容的选择权交给幼儿。如中班情境晨锻 “懒羊羊送粮”的游戏中,我让幼儿自主设计游戏内容和玩法。这样一来,有的幼儿一人一个沙包进行运送,有的幼儿和其他幼儿进行竞赛,有的在背上背沙包,有的在手臂、腋下夹着沙包,这不仅实现了一个游戏多种玩法的教学目的,还激发了幼儿的挑战欲和竞争欲。另一方面,将创编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

2、选择合适的“一物多玩”活动器械

利用“一物多玩”开展情境性晨间锻炼是指在组织幼儿进行情境性晨间锻炼的各个环节中,只用一种主要活动器械,让幼儿进行走、跑、跳、平衡、投掷等基本动作的练习及运动技能技巧的掌握。可见,在“一物多玩”开展的体育活动中,器械的选择十分重要。

每一种器械都有其自身的功能与特点,特别是对于幼儿园的一些常见器械:如球、圈、绳、垫子、沙包、轮胎等,都是可以创造性的老器械新玩法。我们在熟悉各种活动器械的功能和掌握其技能后,开发挖掘其新的玩法,引导幼儿创造性地一物多玩。如:大班情境性晨锻游戏《飞机大战》中幼儿需要在起点拿着“手榴弹”蹲着钻过“山洞”,来到大型玩具中“翻山越岭”后绕过大山,走过平衡板匍匐钻过“电网”来到“敌人”前方3米用“手榴弹”攻打“敌人”。但到了早操过后的小班晨锻中,就变成了幼儿拎着小篮子爬过“山洞”,走过反过来的平衡板来到大型玩具变成的“森林城堡”里滑过“森林滑梯”来到小猪家做客。虽然是一样的玩具,但是在不同的情境里,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发展,进行一物多玩的创设。

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引路人、点拨者,教师没有直接教给孩子一些玩的方法,只是抛出了几个关键性的问题,但每个问题,都调动了幼儿继续主动参与活动的动力。激发了幼儿强烈的探索欲望,培养了幼儿的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

3、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幼儿进行“一物多玩”。

⑴、观察法:要求教师做个有心人,在活动中随时观察幼儿对体育材料的玩法、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对该活动材料的持续兴趣,活动中幼儿的那些集体得到了发展。

⑵、讨论法:在活动中,我们充分体现了自主性,鼓励积极参与玩法的讨论,并能讲述和演示自己的玩法,和同伴交流学习,相互模仿,尝试体验更多的玩法,体验一物多玩的乐趣。

⑶、游戏法:在幼儿时期,体育游戏是幼儿特别喜欢的活动,更何况游戏有娱乐性、趣味性的特点。能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参与性。

⑷、情境法:有意识的设置体育环境,如;一个小故事、图片、头饰、录像等。让幼儿投入到情境角色中去。使他们在游戏中更能发挥想象,提高活动效果。这种方法尤其适合中小班幼儿。

⑸、竞赛法:将幼儿活动的内容在竞赛中进一步巩固。既增强了幼儿的兴趣,又使幼儿学习了游戏规则,增强了荣誉感。对大班幼儿比较适合。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及时反思,针对活动材料设计是否符合幼儿特点和水平开展讨论,进一步丰富“一物多玩”的方法。我们将幼儿的各种玩法和体育活动的各种材料进行统计,整理,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对幼儿仔细观察,做好观察记录和个案分析。

4、让幼儿在观察模仿中进行“一物多玩”活动。

开展一物多玩活动,首先要引起幼儿对器械的兴趣,让幼儿愿意去玩,然后放手让幼儿探究玩法。在晨间活动中我们也发现有些幼儿所创新的内容实际上正是符合他们个体发展的水平的。于是我们结合幼儿的创新活动,并在他们创新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利用一物多玩对幼儿进行了分层次的指导。

⑴、以观察推动探究

真正的观察是建立在教师参与基础上的,只有当教师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观察才会变得有血有肉,富有广度和深度,幼儿的兴趣才能被激发出来。如有的孩子对手中的沙包失去了兴趣,成为活动的旁观者时,如果老师以角色游戏的口吻“这是一包粮食,小乌龟想把它运回家,怎么运呢?”引导,相信孩子会立刻兴趣升级,忙活起来。即使老师这时走了,孩子也会在这种情绪的带动下,继续玩下去,继续探索下去,甚至会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其他幼儿,再创造出顶、抛接、投准等玩法。同时在探索的过程中幼儿也会深切的体会到“人多力量大”“人多智慧大”的道理,通过与同伴的合作,能完成自己一个人完不成的事,增强了幼儿合作的意识。

⑵、先模仿再到创意

能力弱的、内向的幼儿时常会成为活动中的“隐形人”或旁观者,要么自己玩自己的,要么独自观望。老师适时的介入、适度的引导,则会提高孩子“一物多玩”的自信心。其中借助“模仿”就是个很好的方法,如:找到不玩的幼儿,可以说我们一起来比比,谁的沙包扔得远,谁的投得准,让他在模仿中动起来;看到孩子玩出不同的玩法时,可以立刻走到他身边玩同样的方法,然后假装不会的样子问孩子:“你的玩法真有趣,你太棒了,可以教教我吗?”面对老师诚恳的激励,孩子会略带羞涩的教你方法,等看到老师的继续模仿,或者拉来其他孩子一起模仿之后,他的自信心便会增强,创造的兴趣更会高涨,正如蒙台梭利说的:“如果孩子们成长于鼓励他们自然顺序的发展的环境中,他们会突破性的进入到学习,将会变成自我激发者,自我学习者。”

三、 如何对“一物多玩”进行指导

1、适时介入,引发探索

在“一物多玩”的活动中,当幼儿对教师投放的运动器械和材料失去兴趣时,教师的适时介入可以帮助幼儿提升对游戏的兴趣,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2、及时干预,确保安全

运动器械和材料是丰富多样的,对于运动器械和材料本身隐含的或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教师要进行干预和化解;对于幼儿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危险情况,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恰当的点拨和正确引导。“一物多玩”能使幼儿在运动中有更多自主探索、自由发挥的空间,而当幼儿的运动方式或探索行为出现不安全的因素时,教师就应该及时加以阻止,也可以根据现场的状况,和幼儿一起讨论既玩得开心又安全的方法。

3.重交流分享,让创意更精彩

在“一物多玩”的探索中,当幼儿发现了新玩法、挑战了新难度时,总是希望得到教师或同伴的关注与肯定。在运动器械和材料新投放、幼儿初步探索阶段,注重师幼间的交流和讨论。大班幼儿运动经验较丰富,对事物或行为的预见和判断能力也较强。因此,我们先呈现运动器械,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创意玩法。针对幼儿设想的多种玩法,教师尊重幼儿的想法,并鼓励幼儿大胆创新与质疑,让幼儿你问我答,或是开展游戏乐翻天活动,让幼儿在适度竞争和激励中感受创意的美好。

4、“一物多玩”实现对幼儿的分层指导

在幼儿晨间活动中,教师是否能合理安排和调节幼儿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往往直接关系到活动是否成功,是否达到锻炼幼儿身体的目的。在幼儿晨间活动中,只有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幼儿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幼儿身体的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均十分不利。因此,合理地安排和调节幼儿晨间活动的生理和心理负荷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在晨间活动中内容的单一与标准的统一使得一些能力弱的幼儿生理和心理的负荷都超量。因此在晨间活动中应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

四、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刺激幼儿创造表现。

以游戏为基本形式,让幼儿进行探索布条的玩法,使幼儿不仅从中获得了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而且发展了走、钻、爬、平衡、跳跃等能力。

1、探索活动可安排在开始阶段,教师可明确提出要求,但不做任何指向性说明,以保证幼儿有充分的探索时间和空间,幼儿在自由探索轮胎玩法过程中,教师着重观察哪些动作符合教学要求,加以适时的点拨,引导其他幼儿观察。这样不仅达到了教学要求,还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想出了轮胎其他的玩法,使幼儿学习得积极主动、轻松愉快,发展了创造性。

2、探索活动还可以分段连续贯穿于整个体育活动中进行,教师可分别交代不同步骤的操作要求,并掌握好节奏,分段控制时间,防止幼儿出现来不及想或因时间过长而分散注意的现象。这时需要教师不断支持,丰富幼儿所付出的努力,鼓励幼儿相互之间的交往,帮助他们交流想法。当幼儿解决问题之后,教师可尝试一下幼儿的创新,这样可以更好地支持幼儿的想法和建议。

3、探索活动安排在活动的结束阶段。启发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验证性探索或再创性探索,此外教师还可以把一物多玩融合进体育区域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创设各种有趣的情景场地,让幼儿在活动区中自由探索,相互交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利用材料器械创造出新颖有趣的玩法,以促进幼儿创造性、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如孩子在玩布袋时,有的幼儿穿着布袋,身子在袋中扭来扭去,学毛毛虫在爬动游戏;有的幼儿则把布袋当作跳跳床,在上面快乐蹦跳。在小小的区域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在不断游戏和情节的不断完善丰富中,孩子不仅身体得到了锻炼,思维更是得到了发展。

总而言之,每一种玩法都是幼儿智慧的结晶,值得教师去肯定和鼓励,以积极的肯定去捕捉发现交流分享幼儿的新鲜创意,鼓励幼儿的创造情绪,再精彩创意中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发展与提高运动技能。晨间活动“一物多玩”,激发和培养了幼儿的体育兴趣,提高了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物多玩中,他们的合作精神、集体意识及交往能力都得到了发展,也培养了幼儿不怕挫折、勇于竞争、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

版权所有:江宁区粮食幼儿园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上元大街772号 电话:52287105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