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江宁区粮食幼儿园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旧站栏目>>园本培训>>师徒结对>> 文章

张萍、邵艳婷“师徒结对”观摩活动设计

发布时间:2018/12/4 13:55:53 作者:教师 浏览量:1762次

粮 幼 数 学 活 动 设 计

活动名称:小小巡逻员(图形组合) 执教者:邵艳婷

活动目标:

1、能按照图形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图形进行组合覆盖,体验图形之间的关系。

2、能选择正确的数字记录拼图所用的材料,并大胆讲述。

3、能积极动手动脑,感受拼图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拼图的经验。

物质准备:

教具:小区图(见图一—图三)、5辆警车巡逻卡片(图四)

学具:人手5辆警车巡逻卡片(大小与幼儿小区图相匹配),幼儿记录单(图八),小区图(图五—图七),笔。

活动过程:

1.学习按照“小区图”选择单张警车巡逻路线图进行填空覆盖。

(1)出示警车巡逻卡,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黑猫警长为了保护大家的安全,购买了许多警车。小朋友看看,他们购买了几辆警车?下面是每辆警车巡逻的路线图,在路线图(图4)上你们发现了什么?(方格、数字)

教师:每个方格表示一块地方,数字表示是几号警车。

(2)出示图一、图二,引导幼儿根据图中空缺的地方,选择合适的警车进行匹配并覆盖。

教师:这里有2个小区,每个小区都需要派一辆警车巡逻,桔黄色的地方表示楼房,蓝色的地方表示空地,是需要警车巡逻的地方。想一想,小区1、小区2分别派哪一辆警车去巡逻合适呢?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空地地形图选择合适的警车进行覆盖,并请个别幼儿上来进行操作。

2.学习运用2张警车巡逻卡组合成指定图形。

(1)出示图三,引导幼儿观察与讨论,并记录。

教师:“这里还有一个小区,这个小区的空地和前面比怎样?(空地变多了)派一辆警车够不够?派哪几辆警车合适呢?”

(2)教师请个别幼儿操作并集体验证。

(3)出示记录表,引导幼儿记录操作结果。

3.小组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出示图五、六、七,引导幼儿观察:“黑猫警长接到报警,另外3个小区发现了一只耳的踪迹,开着一辆红色的小车。可是每个小区的地形都不一样,怎样才能抓到一只耳?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只有将每块空地都让警车巡逻到,才能抓到一只耳)请小朋友帮助黑猫警长完成任务好吗?”

(2)教师出示幼儿操作单,介绍记录方法:“黑猫警长说了,你们不仅要完成任务,还要将你们派几号警车完成任务的事情记录下来,等会把你的方法告诉大家。”

教师:“今天一共有3个小区,小朋友都要去试一试!”

(3)幼儿操作,教师关注幼儿操作方法及记录方法。鼓励幼儿在同一小区,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图形覆盖。

4.活动评价。

(1)教师请个别幼儿介绍图六的操作方法,并记录每次幼儿介绍的方法。

(2)教师引导幼儿集体验证。

展示个别幼儿的记录单,师幼共同观察、讨论,幼儿记录的警车巡逻卡片,能否将小区图中的空地完全覆盖。

(3)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同样的小区可以有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小区六共有三种图形覆盖的方法235、345、124

(4)表扬积极动脑完成任务的幼儿。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对情景的设置,是对《纲要》理念的一个在学习和在认识的过程。幼儿数学学习应扎根于幼儿的生活与经验。本次活动来源于幼儿日常拼图游戏。大班孩子的探索欲望增强了,对益智区的拼图游戏非常感兴趣。因此,抓住此兴趣点,将数学知识——图形组合贯穿其中,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根据小区的地形图选择适当的图形进行组合覆盖,体验图形之间的关系。让他们感觉到数学是他们身边一种看得见、摸得着,也是他们感兴趣的、用得上的知识。这样,幼儿学起来感到亲切和真实。在生活中进行数学教育需要老师做个有心人,发现和思考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数学现象,帮助幼儿将零散的数学经验组织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帮助黑猫警长抓住一只耳”,让幼儿根据各小区地形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图形进行覆盖,为满足幼儿的探索及操作的欲望,在活动中提供丰富且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并从中获得数学能力的发展。

版权所有:江宁区粮食幼儿园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上元大街772号 电话:52287105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