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江宁区粮食幼儿园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旧站栏目>>师幼风采>>教师成长>>李红霞>> 文章

案例《玩出智慧 插出精彩》

发布时间:2018/12/4 10:09:47 作者:教师 浏览量:1235次

玩出智慧 插出精彩

背景

小哲是个非常聪明、十分可爱、相当调皮的大班男孩,喜欢做的事非常认真,总是得心应手,不喜欢的事却不积极,还总是捣乱。平时小哲在班上总能做一些让我们意想不到事情。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批评,他马上认错;老师批评他;他总是做鬼脸。家长认为这孩子不打不听话,有事告诉他们,回家“收拾”他。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有责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助孩子进行疏导,让他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于是我对小哲进行了观察、了解。

描述

情境一:卫生纸“飞”了

连续几天中午打扫卫生间时发现,卫生纸总是不翼而飞。到底是怎样回事,我询问幼儿,孩子们都说不知道,睡觉前还用的。于是,我决定必须要弄个水落石出。第二天中午我们发现了问题:小哲走在最后面,趁老师和小朋友不注意,快速将一包卫生纸从窗户扔到楼下,我们当没有看见。起床后,我问全班孩子,这几天是谁把卫生纸人楼下的?开始没人承认,我说老师已经知道是谁扔的了,只要承认了并保证不扔了,我不告诉他的爸爸妈妈。小哲一听举手说:“老师,是我扔的。”我问他:“你问什么扔卫生纸?”他说:“好玩!”

情境二:车“翻”了

晨间锻炼时间到了,小朋友们来到操场。活动开始了,我看见小哲和睿睿小朋友一起玩推小车游戏。两人轮流一人拖小车子绕一圈,边玩边笑很开心!我站在不远处看着他们玩。突然,小哲把小推车一扔,睿睿往后一倒,直接撞到头哭了起来,我问小哲:“干什么把睿睿推倒?”小哲说:“他太重了,车子翻车了,我也没办法!”我说:“我看见你故意把车把松掉的。”他说:“太重了不松掉,我要累死了。”

情境三椅子“跑”了

上课时,孩子们都认真的听讲,突然辰辰摔倒了……我赶快跑过去,他坐在地上哭,我把他拉起来说:“怎么不坐好,摔跤了吧!”辰辰委屈的边哭边说:“是小哲脱我的小椅子,我才摔跤的!”我问小哲:“是这样的吗?”小哲说:“椅子被他坐累了,它想跑了。”其他孩子听他这么说都大笑起来。我让小哲跟辰辰道歉,他说:“对不起,我跟你玩的,下次不拖你的椅子了。”

分析

小哲其实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好奇心很强,这时期的孩子好奇心理很强,不管对什么东西都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好玩好看的、自己没有没做过的事情,他总想弄个明白,想个究竟,因此他们会玩玩弄弄,甚至把玩具弄坏。事实上,孩子所表现出的恶作剧、小破坏有时并非真的坏行为,但却是一种不利于他人的行为,有时只是想引起大家的注意,得到表扬、夸奖。加上父母对孩子管束较严,并且缺少沟通,由于小哲的父母都是做生意的,工作比较忙,很少照顾他,更别说和他交流了。当孩子遇到事情时就将他打一顿,慢慢地使孩子内心产生紧张和压抑感,家庭是孩子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是他的第一个学校,没有良好的环境,孩子自然会有些反常。而这种情绪会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这样的孩子,太需要有人去关爱他、宽容他,需要有人去真诚地对待他了,得到我们的肯定。

反思

爱心是我们干这份工作的首要条件,没有对孩子的爱,谈何对孩子的教育,其他的也就无从谈起。玩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容易被新鲜事物或多彩的活动所吸引。小哲平时对智力游戏很感兴趣,这个时候他可以自由自主的活动,他的的思维、想象可以无拘无束的发挥。例如,在玩聪明棒拼搭的活动中,大多数孩子只愿意选其中几个较容易的来拼。后来玩的没耐心了,就决定放弃。但是,小哲非常喜欢拼插出较复杂作品想象力与众不同,体验成功感,于是在自由游戏时间,给他提供大量聪明棒,让他自由发挥,也更容易获得成就感。从中也培养他爱玩、会玩、好奇、创新的个性,从而不在有时间“捣乱”,更是玩出了智慧、插出了精彩。(图附后)之后我是这样做的:

1.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创造性思维活动是凭借感性材料进行的。新的设想都不可能凭 空而来,它们有的是对旧的表象进行加工、选择、整理、改组而来的,有的则来自生活的一些积累。在一次搭积木活动中, 我分别给一组6个孩子二十块形状不同的积木, 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根据自己的思维搭建一些建筑物,在搭建的过程中, 孩子们在自己的积木不够用时,可以与同伴合并一起搭建,可见孩子们的思维是何等的敏捷,并且学会了与他人合作,正真体现了《指南》的理念。

2.创造情境,教师只“启”,幼儿自“发”。在教学活动中, 我从不干涉孩子们的自主创新活动,在我们班每天讲故事中,孩子们总是发挥想象进行自创、自编、自演,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自主活动, 甚至可以和我进行一问一答式情境创设和讲述,每次都能连贯、完整的完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幼儿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兴趣、爱好,要求与愿望。同时,这个时期的孩子也会有较强的好奇心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老师,我们要尊重他们,珍惜他们的探索欲望,当他们的探索欲望与现实相冲突时,老师千万不能消极地加以制止,应给予他们鼓励和引导。尤其需要谨记的是:此时教师对于孩子的态度以及对孩子行为的反应,都会直接影响孩子发展的方向。不要控制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版权所有:江宁区粮食幼儿园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上元大街772号 电话:52287105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