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江宁区粮食幼儿园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旧站栏目>>师幼风采>>教师成长>>于彩霞>> 文章

论文“舞”出精彩——浅谈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一物多玩”的策略

发布时间:2018/12/4 9:55:18 作者:教师 浏览量:2536次

“舞”出精彩——浅谈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一物多玩”的策略

[摘要]户外自主游戏作为户外游戏的一种,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活动。他们在其中可以自由、自主,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可对于教师来说,为幼儿提供材料充足、丰富的户外器械,这又是一个难题。幼儿园教育中,通过开发和实施户外游戏,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智力和身体的发育,培养幼儿良好的价值观。将主动权还给幼儿,充分发挥自己与幼儿的智慧,共同创造出单一器械的多种玩法,将快乐的理念有效融合到体育游戏中,做到真正的一物多玩。那么如何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上让活动器械来吸引幼儿?如何充分挖掘器械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发展呢?我们教师在指导开展户外活动的过程中,以“一物多玩”作为户外活动的重点,通过“一物多玩”来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充分挖掘活动器械教育价值,就一物多玩的切入点,寻找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策略。

[关键词] 幼儿 户外 一物多玩

《纲要》中提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幼儿喜欢活动,活动器材是激发幼儿积极性的最基本的前提,只有幼儿对活动器材感兴趣,并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使用活动材料,才能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与运动。那么如何充分挖掘器械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发展呢?我们教师在指导开展户外活动的过程中,以“一物多玩”作为户外活动的重点,通过“一物多玩”来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丰富幼儿户外活动内容,拓宽幼儿户外活动渠道。在实践中我们采用放手让孩子去搏、放脑让孩子多思、放空间让孩子创造等方法,让孩子进行“一物多玩”。

一、放手,让孩子自信的玩

1.学方法 激兴趣

心理学家指出,儿童的创造力是比较简单和初级的,任何创造力都是在相应的心理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我们的孩子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天才”会一物多玩。而是要在老师的指引帮助下学会创造,学会一物多玩。就像废报纸是很容易得到的,也是生活中孩子经常接触到的。那报纸可以怎么玩呢?自然方法很多,撕报纸、揉报纸做小球等等。为此,我还自己设计过一节体育活动《好玩的报纸》在这个课中让孩子初步感受“一物多玩”,互相模仿学习,尝试“一物多玩”。幼儿借助纸袋探索出许多创新玩法,锻炼了各种肢体动作:如将纸袋顶在头上体验平衡、上下抛接锻炼协调、两两结伴拉住纸袋一角玩钻山洞、纸袋间隔铺好练习双脚跳……幼儿在与材料充分互动的基础上,不仅发展了走、跑、跳、钻、接、等基本动作,还自主探索出七八种纸袋的玩法,体验到了“一物多玩”的乐趣。总之,在实践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多动脑筋,挖掘材料的多种玩法,而且善于观察,适时介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发幼儿积极地进行探索,并且在不断的互动中,发挥创意,体验“一物多玩”所带来的乐趣,实现运动水平的提升。

2.被“模仿” 促自信

在每个班中,总有些孩子喜欢躲在角落里,自己玩自己的,从不与其他孩子交流,自信心不足,这时,教师给予良好的指导,则会提高孩子“一物多玩”的自信心,有个很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被“模仿”,也就是说当看到孩子玩出不同的玩法时,立刻走到他身边玩同样的方法,然后假装不会的样子问孩子:“你的玩法真有趣,你太棒了,可以教教我吗?”面对老师诚恳的激励,孩子会略带羞涩的教你方法,等看到老师的继续模仿,或者拉来其他孩子一起模仿之后,他的自信心便会增强,创造的兴趣更会高涨,正如蒙台梭利说的:“如果孩子们成长于鼓励他们自然顺序的发展的环境中,他们会突破性的进入到学习,将会变成自我激发者,自我学习者。”

3.自主玩出创意

孩子就是在这样的模仿与被模仿之间,相互学习,从而获得给自信心。有了这两点的基础之后,我们就要放手让幼儿自己去玩,给他们自由的时间与空间去创造“一物多玩”。

在《有趣的轮胎》活动中,幼儿在同轮胎宝宝做游戏的过程中,有的幼儿想出了一人坐在轮胎中,另一人拉着走的方法;有的把轮胎推成小高山,快乐地爬起了轮胎山;有的把轮胎放成一定的图形进行跳跃练习;有的把一个个轮胎竖来,当成山洞进行钻爬。幼儿在器械上的一物多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开发了器械上的多己的想象和创造,开发了器械上的多圈到钻圈、套圈、甩圈、跳圈、传圈、滚圈、抛接圈、转圈,以及当作方向盘学开汽车;套在身上伐船;滚圈过洞等。我们从“一物多玩”转向开发幼儿的自主游戏,我们还是从材料入手,通过游戏材料的操作,让材料为幼儿的游戏搭建自主的平台。

二、放脑多思,让孩子聪明的玩

陶行知提出: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想。所以在“一物多玩”中最关键的是要学会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方法。

1.教师先研究后观察,袭头脑风暴

在幼儿园,我也尝试着借助这种玩法,确定一个主题,让孩子没有拘束的自由思考,进入思想的新区域,从而产生新观念新想法,可以促进孩子快速思考,激发孩子原始的想法,并鼓励孩子大声的说出来,开发孩子的思维创造力。 

就如,我们给孩子提供了易拉罐,孩子们的思维特别活跃,他们有的用来踢,有的用来滚,有的用易蓝罐摆成图形,练习跳跃、奔跑,还有的把易拉罐摆成保龄球的形状,用皮球来打,玩得花样很多。在这个基础上,我又向幼儿提出了新的要求,启发幼儿共同合作进行游戏,男孩子找来木棒用易拉罐当球,在玩打棒球的游戏,女孩子把易拉罐摆成一排,在上面练习平衡,同时我们还把易拉罐做成了一些玩具,如:拖拉玩具、梅花桩等,一个小小的易拉罐在孩子的手中变得有了生命,有趣的游戏,激发了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从他们的头脑中迸发出许许多多的奇思妙想。

2.汇聚智慧,将“一物多玩”进行到底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就是说,人多创意多。所以在进行“一物多玩”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汇集家长的智慧,为孩子提供多种材料以帮助他们获得更大的创意空间。 在材料的探索过程中,幼儿会根据一种材料创编出很多游戏玩法,如我们为孩子提供了奶粉罐,孩子们的思维特别活跃,他们有的用来踢,有的用来滚,有的用奶粉罐摆成图形,练习跳跃、奔跑,还有的把奶粉罐摆成保龄球的形状,用皮球来打,玩得花样很多。可变的材料激发了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探究材料的主动性也有了提高。当我提出纸盒能派上啥用场?家长积极配合,上网查资料,开动脑筋,在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想法下产生了许多创意。让孩子们在这种一物多玩的游戏中得到广泛的兴趣,有创新。以下就是利用奶粉罐进行“一物多玩”的方法。

三、创造空间,让孩子自由的玩

陶行知提出:解放孩子的空间。把孩子从鸟笼式的学校解放出来。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大社会,要解放他们的活动空间,扩大认识眼界,以发挥儿童内在的创造力。孩子的空间是很大的,你给他多大的舞台,他就能展示多大的自己。

1.有材有料 玩中乐

“一物多玩”顾名思义,要有“物”才能“玩”。“物”即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必备材料,他可以使自制的、也可以使购买的,但必须是安全的、能引起幼儿兴趣的东西。为此,我认真收集材料,让材料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活动的积极性。

孩子通过自己的计划内容选择相应的材料,由于材料的丰富,幼儿又可以通过材料创编出许多新的玩法,例如:在孩子们进行的体能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就和孩子商量游戏所需的材料,我们根据孩子的想法和要求和孩子一起做相应准备,孩子在玩双脚跳跃游戏的时候,我们就这一个活动就准备了很多的材料,有轮胎、可乐瓶、木板、纸箱等大小不同、宽窄不同、高矮不同的材料供幼儿选择,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能力进行挑选,他们有的选择轮胎来练习,有的选择圈来练习,还有的选择纸箱和木板,把木板架在纸箱上,跳来跳去,孩子们在一个活动中可以自主地选择了多种材料进行游戏,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有很大的提高,游戏兴趣也很浓厚。丰富的材料,可以使孩子在游戏中有更多的选择的机会,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水平选择相应的游戏材料,游戏材料在活动和游戏中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主的空间。自主制作成了一件件好玩的玩具,孩子们操作着自己想象自己制作的器具,别提有多高兴了。

2.自由自在 玩中思

“多给孩子一点自由的空间”,这是大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那么,怎么来给?我们似乎是理解了,但实际教学中做着做着,不知不觉又变成了一种灌输式。这些曾经让我们很无奈,不知如何是好。而今我终于领悟到了这样一个非常简单却管用的方法,就是“教师退后一步”的做法。我们尽量往后退,孩子尽量走在前。正是这种处置方式,使幼儿在活动中有了相对的自由空间,得以进行自主的学习。试想一下,如果教师一开始就喋喋不休地解说,幼儿还能产生这样的兴趣和自主的学习热情吗?其实,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幼儿的学是一对矛盾。两者间始终存在着相互制约、自动调节的平衡关系。教师教的欲望太强、太主动,必然使幼儿学习变得被动。试想一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你教的多多的,填的满满的,幼儿的自由空间从何而来?在这情形下,被动跟着是他惟一的选择。反过来,你退一步,被动一点,则幼儿的自由空间自然出来了,学习也自然多一份主动。事实上,无论学习何种内容,幼儿都可找到自主发挥的位置,有自我发展的空间。只是许多时候,我们忽略了这点。有意无意地多占了空间,而压缩了本该属于幼儿的空间。如此,幼儿的自主学习也自然成为了一句空话。

确定了游戏目标,幼儿要选择相应的材料,每一种材料的使用方法,虽然都是为同一目标做准备,但是他们操作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探究材料的玩法,为幼儿的游戏提供了更高的要求,为幼儿的自主活动提供了支点。例如:幼儿自创“小马过河”的游戏时,幼儿一起制定游戏的目标和玩法,根据目标和玩法的要求一起准备材料,孩子们自己准备了一些辅助材料:有布、硬纸板、呼啦圈、牛奶罐等,老师也根据活动的具体目标为幼儿准备了相应的材料供幼儿选择,孩子们根据游戏的内容和要求自主的选用这些材料,但是在材料的使用上会有不同的方法,为了激发幼儿探索材料的兴趣,我特意把材料逐渐减少,使游戏的难度有了一定的提高,当材料多的时候,孩子选择的空间很大,他们把材料平铺向前,就过了河,但是,材料减少了,为了完成过河的目标,孩子们就要在有限的材料中选择相应的方法了,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自然的产生了探索材料玩法的愿望,于是根据孩子的要求我们启发幼儿积极去探索,充分发挥了孩子的主动性,有的幼儿把材料集中起来,大家合作着过河,还有的幼儿利用两个材料,不断移动后一个材料向前,来帮助自己过河。由于材料的变化,对孩子的要求更高,孩子游戏更有劲头,思维更加活跃,自主性也相应的得到提高。

而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之所以不能放手让幼儿自主学习,除了传统习惯影响外,很重要的是对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缺乏信心,不相信幼儿能在教师放手的情况下,进行自主学习。实际上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在实践中我真切的感受到,每个幼儿与生俱来一种自我学习发展潜力。孩子们在游戏中的种种表现都证明着他们的能力,我们要相信幼儿自己的愿望与学习潜力。只有把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们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孩子的创造力才得以体现。通过“一物多玩”我看到了孩子的聪明智慧,发现了孩子的激情与挑战精神。我们要欣赏孩子,相信孩子们会体会到一物多玩的真正快乐。

[参考文献]

1.花蓓蕾;让一切尽收孩子的眼里[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39期

2.葛大咲;多给幼儿自主探索的机会[J];幼儿教育;2008年19期

3.薛莉;一日活动中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A];论文汇编[C][C];2011年

4.沈桂芳;区域活动——幼儿自主探索的新天地[J];成才之路;2011年15期

5.刘丽;让兴趣真正成为幼儿最好的老师[A];当代学前教育;2007年06期

6.刘丽容;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自主探索[J];学前课程研究;2007年10期

7.石锡琳;给幼儿自主探索的空间[N];江苏教育报;2010年

版权所有:江宁区粮食幼儿园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上元大街772号 电话:52287105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27号